来去扁舟凫鹜趋,酒痕霜气照江湖。
新吟欲比南丰橘,迭沁肝脾起老夫。
伯臧岁前自里居还饷以南丰橘顷于役姑苏复写。近现代。陈三立。 来去扁舟凫鹜趋,酒痕霜气照江湖。新吟欲比南丰橘,迭沁肝脾起老夫。
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 ...
陈三立。 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
寄周表卿。宋代。王洋。 簿领正尘埃,天边驿使来。姓名传宝琰,朋旧集兰台。始望岂及此,故人发在哉。曾陪丞相幕,抚事勿惊猜。
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其五 西涧清净退庵。宋代。朱熹。 凌兢度三峡,窈窕复一原。绝壁拥苍翠,奔流逝潺湲。闻昔避世人,寄此茅三间。壮节未云远,高风杳难攀。深寻得遗墟,缚屋临清湾。坐睨寒木杪,飞泉閟云关。兹游非昔游,累解身复闲。保此清净退,当歌不能谖。
闻三十六丈乞西京留台辄成长句时先之七兄已。宋代。晁说之。 门地何人论甲乙,碧梧丹凤重徘徊。前时五相继三相,此日西台望北台。器业云霄能我有,功名钟鼎待时来。重言四海宫师德,季子白头谁识哉。
陆使君祠二首。宋代。李流谦。 梁初奄巴蜀,仍有渡沪人。汲直余蒸简,萧翁亦聚尘。杰魂犹念沛,远梦不归秦。幻化元超忽,何劳问大钧。
谢文节号钟琴歌。清代。张廷寿。 峄山之桐高不俯,风雨呵护蛟龙舞。山灵削作东山琴,从此精诚万万古。其名一十有六字,言言如出公肺腑。其旁更有叠山字,云是当年公手补。吁嗟此琴尔何不伴诸葛居隆中,抱膝遂定三分功。而独长依海上孤臣踪,琴之遇兮亦何穷。吁嗟此琴,尔何不为王门戴逵有,一朝破轸又谁咎。而独追随附公以不朽,琴之寿兮又何久。一弹兮洋洋,羁身茶坂心悲伤。再弹兮脉脉,苦忆护堂远相隔。三弹四弹兮凄以哀,天心已去兮不可回。赵家宫殿兮付离黍,厓山战舰兮成飞灰。别馆兮徘徊,采薇蕨兮唐石山隈。愿寻乾净之黄土兮抱夜月,而独上夫泉台。
步虎辱与予游最久其所为诗文仅窥一二未获搴。宋代。杜范。 昔君游我里,诸老皆竞爽。今逾三十年,百事一非往。君今来京都,相对各槁项。清灯话畴昔,未语意先惘。橐中剩缃帙,挈来耀书榥。栒虡列群编,金石振逸响。又如春水阔,縠澜敷浩瀁。绣鞶饫耳闻,锦囊惬心赏。今夕亦何夕,尘塞为披敞。吾衰亦久矣,欲勉不可强。尚主诸老言,种收购卤莽。雇我困朝饥,羡君富秋穰。何日遂赋归,相从问陇{田亢}。滞穗傥可拾,我亦歌击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