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国谁惊蕙草秋,几回馥郁向中洲。只今泽畔行吟处,湘水无情也解愁。
墨兰三图 其一。明代。王恭。 去国谁惊蕙草秋,几回馥郁向中洲。只今泽畔行吟处,湘水无情也解愁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 ...
王恭。 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建初弟来都省视喜极有感三首 其三。清代。彭桂。 更传儿女意,尽解忆长安。索饭啼堪念,牵衣别自难。两人今旅次,八口在江干。此际愁何似,秋风暮更寒。
赠长洲何主簿。唐代。韩翃。 挂席逐归流,依依望虎丘。残春过楚县,夜雨宿吴洲。野寺吟诗入,溪桥折笋游。到官无一事,清静有诸侯。
挽柴公照母。明代。罗玘。 里有不娶女,齐姜陈之求。妇姑闻勃溪,两姑争妇留。彼为鸱为枭,反与贞静仇。天孙织云锦,终归物之尤。俗慈类禽犊,有子东家丘。琐郎吾徒豪,雁行拜低头。人生非空桑,气类父母由。吾徵母之贤,识子臧与否。岂为哭母辞,职居阐其幽。
寓言。清代。弘历。 置方丈之屏于十步之前,而不能蔽九仞之山。一指当目,可使不见泰华巅。画灰促膝,谓弗闻焉。书其后者,不啻耳属于垣。勿恃已之明,勿谓人弗聪。吾谁欺乎,与时偕行。